顶点小说网 > 30年载,不一样的青葱岁月 > 月光下的灵魂挣扎逐渐化作诗

月光下的灵魂挣扎逐渐化作诗

小说:30年载,不一样的青葱岁月作者:付苏丁典字数:3067更新时间 : 2021-05-08 17:37:00
  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述说着美食的故事,敏锐的味觉让我们体会到了美食的魅力诱惑。酸甜苦辣、鲜香咸也好似我们的人生景象。从细腻的体会中我们尝遍了人生百态的各种滋味,因而变得更为敏感,更加人性化。情感的羽毛在经历中变得愈发丰盈,于多彩的感受力中展现出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炫彩。愤怒化诗句、哀婉幻散文,多彩显小说…无数情绪感受的交织编织出人性最动人的画卷。

  在全新的四年里,我的画卷一度从水墨丹青的中国画逐渐演变成为金线刺绣的布艺。虽绚丽得短暂,但希望之光确实再次注入了我的灵魂。

  这些年我经历了自我否定、愤世嫉俗、彷徨错愕,迷失落魄,最终否定之否定后我决定努力做回自己,再勇敢一次奔赴战场、重写人生篇章。人生不就是如此吗?一次次退缩,一次次否定、又一次次改变、进步、反省,逐渐变得坚定。但未来依旧未知,明天仍是谜题,无论勇敢坚定还是彷徨失措,黎明的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

  所以虽“药不能停”但人生还得继续…

  当跨过了初中和高一的时空隧道,艺术的光辉离我越来越远,就在我感到即将彻底失去他时,他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我的身边。

  父亲一直在落实我学美术考上大学的规划,但一直没有起色。直到有一次我们全家去三圣乡的画家村参观,正好偶遇一间别致的庭院,恰好一位“棒小伙”正在修建园林。外向健谈的父亲无疑是社交高手,他脱口而出“让我来剪吧!”当仔细打量这位身材矮小、笑容灿烂的大叔时,他淳朴的眼神里透着执着、坚定与善意,让人感到非常亲切。他婉儿一笑,爽口地答应了,还邀请我们进屋参观。父亲与他相谈甚欢,仿佛一见如故。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得知他是美院的教授,并且他还和美院附中的校长是朋友。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伴随着孩子看不懂的欢笑、恭维、高谈阔论…最后教授居然就答应把我的作品拿给附中老师看了,希望能争取一个我过去上学的机会。

  最终那些稚气未脱的作品居然顺利通关,我就这样进入了附中。虽伴随着开后门的成分,更不乏幸运之神的眷顾。

  从此我踏上了新的征程,来到了重庆黄桷坪,由于我身体不好,随行的还有李大姐。李是个心态有问题的大姐,她的仇富心理、愤世嫉俗与好高骛远都无法隐藏。她总是愤愤不平,对母亲有很大的成见,她想不通为什么她比妈能干多了还比她混得差?她想不通她为什么要伺候别人,特别是我们这样一家连她都不如的人。因此与她的相处无疑是很艰难的,伴随着轻度的神经疼痛。

  我们租的房子位于一栋非常老旧的单元楼的高层、卫生条件极其差。满过道老鼠、蟑螂,每家扔垃圾都从各自大门外墙壁上开的洞往下丢。所以说整面墙壁都是垃圾通道,一楼则是垃圾堆。每次爬楼回家都想走得越快越好,因为又黑又脏!不过房东是非常友好的存在,是地道的、耿直善良的当地人。

  更值得怀念的是,在此期间不同时间段我还养过两条小狗、黑豆和白熊,他们都非常可爱,让人念念不忘。黑豆浑身乌黑、油光水滑。白熊通体雪白形似微型北极熊,他们都同样的调皮捣蛋,贪吃好耍。可遗憾的是,最终他们的宿命都逃不过被楼道里的老鼠药给闹死了!我着实非常伤心,就再也没有养过狗儿,我还在不知名的小山坡上给他们办了葬礼,埋葬了他们。他们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走了,就像从未出现过!这次埋葬不仅埋葬了我的爱犬也埋葬了我的幼稚、天真和缺乏责任心。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因为一时冲动和对动物萌态的喜爱而带它们回家了,因为我知道我能力有限,这对它们而言也无疑是残酷的。

  这栋楼的“狗帝“是一只年迈的母吉娃娃,她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犬类。她儿女成群,每年都会怀孕生产。她擅长抓捕老鼠,哪怕主人不管她,她也不会受冻挨冻,她年纪不小了,依旧自力更生,生机勃勃,我想她永远都不会误食老鼠药。她真是位坚强、聪慧、独立的女士。

  楼下还有家酒吧兼咖啡馆,我喜欢傍晚去那坐坐、乱涂乱画、写点东西。楼房前的路口还有一个胖胖的女修鞋匠每天来摆摊,她宽厚,热情,喜欢与我聊天,她总为她儿子的成就感到自豪。

  而附中与我想象中差异巨大,这是个开放、自由过度、豪无规矩的地方。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人奇装异服、没有节操;有人严于律己、热爱学习。可我两者皆不是,是另类的存在。但在这里也不乏美好的事物至少不用学物理、化学,课程也非常简单,没有过度的压力。这课程我想我能听懂,但在美术上却成了白痴。

  学校里的风气确实不太好,非常开放,谈恋爱的成双成对,怪人成群结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他们有人会在教室里众目睽睽之下讲色情话题,会等老师不在时在教室里放色情电影。他们的奔放让保守的我难以接受。

  这是间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的学校,这里的学生不用穿校服,而且制度规则松散。每个人都仿佛是一只只花蝴蝶、一朵朵五彩花自带色泽,为“招蜂引蝶”而来,为争奇斗艳而舞蹈。而我成了这片森林里唯一的黑瓢虫。“黑色”是我的象征,那时我只穿黑色,就像一片黑色的幽灵。

  我想他们并不喜欢我,我也理解不了他们,那我们就各走各的路吧!这是我人生中逃学的高峰期,我喜欢在家看美剧、看电影,听公开课,我喜欢听哲学课、音乐理论课…当我第一次学习《古典音乐鉴赏课》聆听到《月光曲》时我仿佛身临其境,“月光倾泻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斑驳的倒影折射出曼妙的身姿,你宁静地躺在木质阳台的沙发上静静地阅读着泰戈尔的《新月集》:

  我喜欢月亮娇美的脸庞月亮喜欢我昂扬有力的脚步声…每次见她她都笑而不语从不肯泄露一丝世界真实发生的秘密

  这种悠静蕴含着发自内心的平和,仿佛抛开了一切压力与浮躁后的安宁。我还习惯于在打完盹后的饷午看看美术史和介绍世界名画的书籍。阅读着罗曼·罗兰的散文,再来一些零星的零食。睡前再读一段励志小说,例如来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乐观且充满期待的话语,只为明天依旧充满希望。我还看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其中维特对爱情的无怨无悔与奋不顾身实在令人有些许不理解。或许我不是冲动型人格所以才无法感同身受,我总感觉在这个年纪爱情对我来说是渺茫的,就好似荒漠中的孤独玫瑰摇曳凋零。那时爱情的意义对我而言更像纯白的玉兰花透着幽芳吐着含蓄,散发着淡淡的甜蜜。

  此刻当我再次回顾起这段经历时,觉得并没有什么,仿佛还很惬意。但那时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我早已逐渐陷入泥潭,伴随着自我折磨与轻度抑郁。在这段日子里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内心填满了对人生深深的不满,甚至是对所有处境的痛恨。

  也是从这时起我开始疯狂爱上了写作,我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内心的愤世嫉俗。我总是马不停蹄地写着,无论好坏其实都显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内心的需要。看过我作品的人有人说我的文风很像鲁迅,犀利、尖锐、深刻。不过那时我确实很爱鲁迅,每次读到他的文章我总是怦然心动,哪怕不过是语文课本上的截取。另外还有一篇文章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卡夫卡的《变形记》,我总感觉自己很像那个变成“甲虫”的主人翁,而周遭的人对他的态度总能勾起我的回忆。后来我还以此主题绘了一幅画。这时期的我真的很爱乱涂乱画,画面怪诞、可爱有趣至极。但我却不喜欢应试教育的作品,我完全get不到它的魅力,空洞、乏味、循规蹈矩、一成不变…

  因为在我青涩的心里,加之日渐对艺术史的进一步了解、理解,我感觉艺术是有个性,有灵魂的。描绘一件事物,重要的并不是一般标准,而在于它所呈现的美感,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以及观赏者从中所获得的精神享受,那不仅仅是场视觉的盛宴更是情感的共鸣、精神的共眠。

  艺术不就是如此吗?它描绘着灵魂的肖像,揭示着心灵的诗意,透露出本底里的诉求!就像美食每一种口味揭示了不同的情感和人生。而每一种艺术风格则展现了多种多样的人性与迥然不同的文化。

  此刻惬意与忧郁协奏,自由与迷失共进,未来我们会在何方?前程总是条未卜的谜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